“发出选票160张,收回160张,有效票160张,石琦华获得赞成票160张。石琦华当选为和龙市监察委员会主任!”
12月15日上午8点,和龙市第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8点55分,在经过各法定选举程序后,选举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石琦华为和龙市第一任监察委员会主任。从此刻开始,这个不满四十岁的女纪委书记又多了一个全新的头衔——和龙市监察委员会主任。
10点30分,紧接着召开的和龙市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唯一的议程就是市监委副主任和委员任职事项。经过情况介绍、人员见面、投票等,张宝华、金得万被任命为市监委副主任,赵贤国、曹巍、颜秉丽、全国哲四名同志被任命为市监委委员。
至此,我省首个监察委员会在和龙市正式成立,标志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在我省开始驶入快车道。而这个注定载入我省监察体制改革工作历史的时刻背后,凝聚着和龙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纪委、市检察院等多个部门的汗水与心血。
“施工队长”领着干
从11月22日,和龙市成立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到12月15日和龙市首届监察委员会领导班子组建完成,和龙市用24天的时间完成了组建工作,人员、编制、办公用房等问题逐个解决。这与和龙市委书记金烈这个“施工队长”密不可分。
“从改革之初,我们的宗旨就是一条:严格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州委的要求,尽快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从编制到人员到办公场所,我们都尽最大努力。编制新增了28名,办公场所增加了400多平方米。”
正是在“施工队长”的直接领导下,监察委员会成立过程中压力和困难最大的前期准备阶段的各项工作扎实高效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召开专题调度会,细化任务分工;召开专题会议,专门研究办公用房问题;召开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人代会会议时间……
作为“施工队”的和龙市纪委,在中央、省里先后召开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部署工作会议后,积极组织全体干部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做好承接改革试点任务的准备。迅速绘制“施工图”,制定了《和龙市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和龙市监察委员会组建方案》,进一步明晰改革的具体要求。
“在全面实施过程中,从参与酝酿委员名单、审核确定转隶人员、接收案件线索等各个方面,我们与组织部、检察院等相关单位协同配合,认真执行每一道工序,确保了各项工作有机衔接,为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石琦华告诉记者。
恪尽职守正当时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随着庄严的宪法宣誓,和龙市首届监察委员会在和龙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正式组建完成。作为选举过程的亲历者,和龙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要军也是感触良多:“我作为人大代表也投出了自己神圣的一票,还是觉得非常骄傲和自豪的。”
当选为监察委员会委员的颜秉丽之前是和龙市人民检察院专职检委会委员。“我是从检察院转隶的一名干部,转隶只是角色和工作岗位的转换,承担的反腐败使命没有发生变化。成为和龙市第一届监委委员,这是组织上对我的信任,更是重托。”
实际上,在监察委员会成立过程中,机构编制划转的同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人”的问题。和龙市纪委和市检察院积极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所有人员逐一进行谈心谈话,详细讲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有关精神和要求,帮助解决后顾之忧,实现身转更要心转。
“说实话,刚开始听到我要转隶的时候,也是很意外的。我在检察院已经干了14年,忽然一下要转变身份,还真有点舍不得。”颜秉丽就经历了这样的心路历程。“后来,院里领导和我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谈话,打消了我的思想顾虑。在新的岗位上,我将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坚决履行执纪监督监察职责,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勠力同心接着干
走出人大常委会会议室,石琦华和监委副主任、委员们就正式履新上任了。
和龙市启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以来,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难题,石琦华带领她的同事们倒排工期、加班加点,已经连续很多天没睡过踏实觉了。
然而,监察委员会的成立,却并不意味着忙碌的结束。“作为和龙市首任监委主任,我深知自己肩上负有重任。监察委员会虽然在今天产生了,但接下来还有一些组建的收尾工作需要完成,我要与各位副主任和委员一道,立即投入到机构及人员的融合、法律知识和执纪监督监察业务的培训等工作当中去,运用好权限措施,履行好监督、调查、处置的工作职责。”石琦华身上的担子还很重。
深感责任重大是每一位纪委监委干部的共同心声。和龙市纪委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张继伟是一名在纪检战线工作十年的老兵了,成立监察委员会,对他而言也是一种全新的考验:“我要尽快适应职能职责的变化,以优异的工作成绩为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新的贡献。”
“监察委员会的成立,对推动和龙市的反腐败工作和执纪执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但这只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今后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把这项改革工作做好做实。”金烈的话语道出了根本: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