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皆有源头,民族精神亦如此。大禹治水精神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源头和象征。
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甚广,妇孺皆知。传说在尧帝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灾。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商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患,鲧被推举来负责治水。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堵”的办法筑堤治水,九年不成,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之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治水经验,改“围堵筑障”为“疏顺导滞”,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和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于后世。
作为治理水患的先祖,禹不仅以治水功绩造福百姓,以治水经验传于后世,而且以治水精神光耀万代,为中华民族积淀了特别的精神财富、孕育出独特的民族气质。
大禹治水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原始部落时期,要制服洪水谈何容易。在父亲治水失败之后,面对“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的严重局面,禹没有胆怯,没有退缩,毅然挑起了治水重担。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撅,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在长达13年的治水过程中,他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治水成功之后,他不居功自满,仍然按时巡守,希望天下水土平治。这种精神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豪情,就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斗精神。经过漫长的历史陶冶,这种精神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沉淀为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从闻鸡起舞、卧薪尝胆这些典故,再到穿越中华大地的几万公里高速铁路,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大禹遗留下来的艰苦奋斗精神,始终鼓舞着中华儿女战胜苦难、迎接辉煌,激励着中华民族以奋斗的姿态面向未来、决胜未来。
大禹精神是公而忘私的精神。传说禹与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踏上了治水的艰难之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但一想到开山导流刻不容缓,便顾不上回家,又走向了治水一线。第二次亦如此。当第三次经过家门口时,其子挥动小手打招呼,禹还是不为所动,挥手告别妻儿,义无反顾地投入治水。对此,舜帝夸奖大禹说:“惟汝坚,克勤于邦,克勤于家,不得满假。”这就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其中所蕴含的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教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从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祁黄羊不计前嫌推举仇人担任南阳县令,到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再到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共产党人时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扎实办好为民谋利的每一件事,公而忘私是无数仁人志士的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石。
大禹精神是创新求实的精神。禹的一生心在治水、功在治水。面对滔滔洪水,他不仅知难而上、敢于斗争,而且勤于思考,善于斗争。其父亲采用“围堵筑障”法治水,只能收一时之效,一旦溃决,祸害更大。因此,禹深入了解洪水的症结,把握规律,因应地势,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既有效制服了水患,又引水灌溉农田得以水利,开创了中国水利史上化害为利的先河。不拘泥于一物、不墨守成规,大禹治水的实践赋予了中华文化实事求是、创新求实的内涵,培育着中华民族敢于改革创新的鲜明特点。纵观历史,从商鞅变法,到王安石变法,再到张居正变法,一直到改革开放,中华民族正是凭借创新求实精神,不断解决阻碍发展的问题,获得了生生不息的活力。
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理想、智慧,意志、情感、性格和传统,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把包括大禹治水在内的民族精神发掘出来,并结合当今时代特点发扬光大,就能使我们的脊梁更挺拔、内心更强大,从而凝聚起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